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08四川省贯彻实施《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引导
- 07/08明确畜禽种类范围 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农
- 06/29浙江出台“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 06/17深山密林,这场考核充满挑战
- 06/17这里“迷你西瓜”火了!不到3斤,像苹果一样削
明确畜禽种类范围 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农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标题:明确畜禽品种范围,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农业农村部29日正式公布《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首次明确畜禽品种范围。记者就公众关心的相关热点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负责人。
目录开发四原则
负责人表示,在目录开发过程中,强调了四个原则:
——坚持科学,畜禽是哺乳动物和鸟类范围内的家畜。列入目录的畜禽必须长期人工饲养,具有稳定的人工选择经济特性;
——突出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优先;
——尊重民族习惯,兼顾多民族生产生活资料和传统文化等因素;
——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惯例。
按照上述原则,目录包括畜禽33种,其中传统畜禽17种,特种畜禽16种。这些牲畜和家禽是人类长期驯养和繁殖的家畜。他们有一定的群体规模,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人口可以在人工繁殖条件下繁殖,为人类提供肉、蛋、奶和毛皮。 、纤维等产品,或满足服务和运动的需要。
传统畜禽是我国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猪、牛、羊、马、驴、鸡已被驯化数万多年,骆驼、兔、鸭、鹅、鸽、鹌鹑已被驯化一千多年。特种畜禽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补充。有的从国外引进,在国外已有至少一千年的驯化历史,如羊驼、火鸡、鸵鸟等,种群稳定,生产安全;另一部分是中国本土特色品种,养殖历史悠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如梅花鹿、马鹿、驯鹿等;还有一些非食用专用品种,主要用于毛皮加工和产品出口,国内也有成熟品种。貂、银狐、北极狐、貉等毛皮动物。
部分野生动物未列入目录
该负责人表示,列入目录的畜禽有明确的法律界限,严格科学界限。家畜和家禽是从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与野生动物相比,其遗传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本质变化:
一是克服野性,适合群体繁殖。喂食;二是克服了季节性发情的习惯,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三是遗传性能稳定,有一定的种群规模,可以独立繁殖,不依赖野生种群;四是品种成熟,生产性能显着,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在目录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农民建议将一些野生动物列入目录。由于这些野生动物是人工饲养的,有的没有长期圈养,有的需要从野外采集来源,与野生种群无法区分,有的公共卫生风险不明确,有的则没有。属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范围。不符合畜禽养殖标准和条件的,不得列入目录,继续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及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该负责人还表示,青蛙是两栖动物,不属于畜禽的范畴。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反映部分蛙类存在交叉管理问题。为此,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明确黑斑蛙、刺胸蛙、刺腹蛙、中华皮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
该负责人还表示,国家林草局对野生动物养殖处置、农民补偿、转产转产等方面作出安排,相关政策已出台。各个地方。农业农村部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林草部门处理好野生动物饲养善后工作,调整受灾群众。农民,转变生产经营活动。
狗没有列入目录但不代表不能饲养
负责人表示,在公众咨询期间,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意狗不包括在目录中。狗的驯化历史悠久。过去主要用于养老院和狩猎放牧;现在,狗的用途更加多样化,包括宠物陪伴、搜救警用、盲人护送等。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畜禽中没有狗,世界上普遍不按畜禽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文明观念和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关于狗的传统习俗也发生了变化。目录为正面清单,列入目录的畜禽按照畜牧法进行管理。狗虽然没有列入目录,但不是野生动物,不代表不能饲养。有关部门和地方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出台了有限扶持、登记、强制免疫等制度规定。今后,各地可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负责人还说,目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畜牧业发展生产实践中,确需列入目录的,农业农村部将按照畜牧法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对目录进行调整。科学评价论证。
文章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网址: http://www.ddcqyzy.cn/zonghexinwen/2021/070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