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5/08我为群众办实事|省庄镇: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助
- 05/01不论什么政治身份,反腐“没有例外”
- 05/01国家电影局:对“XX分钟看电影”等侵权盗版问题
- 05/01欧洲前20大港口中企参股11个
- 05/01中国推动成立联合国维和人员安全小组
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及因素分析
为探究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点及有效治理措施,基于两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通过补充计算,分析了黄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的时空分布特点,探究了流域内各省份影响农业源污染化肥施用量、秸秆产生量和畜禽养殖等因素的时空分布情况以及污染治理效率,讨论了黄河流域面源污染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与2006年相比,2017年黄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农业源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量占总污染量的比例显著增加,2017年农业源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96.2、1.2、7.9和1.1万t,污染量输出最大的省份为内蒙古,但单位耕地面积污染输出最大的两个省份为河南省和山东省。2017年黄河流域畜禽养殖是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化肥是氨氮、总氮及总磷排放量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不同污染物指标与主控因子之间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2006年相比,2017年流域内基础因素典型变化包括内蒙古耕地面积增加30%、流域内秸秆产生量及畜禽养殖猪当量分别增加46%和减少27%。河南、陕西、山东省份的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过大,河南省的污染治理效率需要迫切提升。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当采取全面治理政策及针对性污染治理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典型针对性措施包括加强陕西、河南以及山东省瓜果蔬菜化肥减量措施、西部地区牛羊养殖以及中东部地区猪养殖污染治理。
文章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网址: http://www.ddcqyzy.cn/qikandaodu/2021/0519/704.html
上一篇:浅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策略
下一篇:江苏出台意见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