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3/09毕节七星关:多措并举强服务 助力养殖业健康发
- 03/09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猪价大概率高位震
- 03/09生猪养殖业发展进入高门槛阶段 头部企业站上风
- 03/06起底挪威三文鱼养殖业去年中国多吃了1倍,养殖
- 03/062020年全国法援机构办理农民工法援案件48万余件
我国大气氨的排放特征减排技术与政策建议
氨是大气中的碱性活性氮气体,其与酸性前体物反应形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是PM2.5的重要成分,影响着PM2.5重污染事件的发生.为响应我国在2017年开始实施的总理基金"农业排放状况及强化治理方案"研究目标和2018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氨减排行动计划,开展了全国尤其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农业氨减排工作助力区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大气污染治理.我国2018年氨排放为9.90×106 t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是我国氨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2018年其氨排放量为1.41×106 t)这与观测到的大气氨浓度结果相吻合.农业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氨来源农业源中畜禽养殖业约占50%种植业约占30%,但在对城市大气氨来源的解析中发现,贡献较大的是非农业源氨.通过模型模拟氨减排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发现在减排40%的情景下,可削减华北地区大气中50%的硝酸根离子和15%~20%的PM2.5峰值浓度.在整合分析的农业氨减排技术清单中,优化氮肥投入总量是种植业控制氨排放的基础结合氮肥深施,或通过有机肥、低挥发性氮肥和添加脲酶抑制剂的稳定性氮肥来替换普通氮肥可获得较好的控氨效果;养殖业方面,对猪、鸡、牛等主要畜禽养殖场以低蛋白日粮为基础,通过改善圈舍管理、优化粪尿处理处置、提升有机肥农田施入技术等可实现畜牧养殖的全链条氨减排.结合我国氨排放现状和减排潜力提出了针对我国的氨减排目标建议强化大气氨监测并结合溯源技术定量化氨来源加强重点区域氨减排技术的推广和示范,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
文章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网址: http://www.ddcqyzy.cn/qikandaodu/2021/0312/620.html
上一篇:对当前兽药监管执法的思考
下一篇:养猪业散养户恐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