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2保护绿水青山保持高压态势 对畜禽养殖污染坚决
- 11/12全省首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出炉!云浮通过行
- 11/12金澜达环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11/12畜禽粪污处理,养殖业最头痛的问题,涂山环保
- 11/12菁华铺乡全力确保畜禽养殖业退出禁养区
颍上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南临淮河,中跨颍水,是重要的粮食和畜禽生产基地,属中部生猪优势区,中原肉牛、肉羊优势区。近年来,由于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尤其是小规模养殖户现有的粪污处置设施设备、工艺技术水平较低,导致畜禽粪污利用方式不够先进,利用途径较为狭窄。为此,颍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功申报了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现状
颍上县是畜牧养殖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畜牧业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85%。县域内主要以养殖生猪、牛、羊和家禽为主。
1.项目实施前畜禽粪污产生规模。根据2016年畜禽饲养总量(年末存栏+当年出栏)测算,全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401.15万吨。其中,生猪年饲养量97万头,粪污产生量135.68万吨;家禽654万羽,粪污产生量25.15万吨;牛年饲养量7.5万头,粪污产生量167.56万吨;羊年饲养量37万只,粪污产生量72.76万吨。
2.畜禽粪便负荷。颍上县农用地畜禽粪便负荷约26.74吨/公顷,低于30吨/公顷的国家标准,尚有一定的畜禽承载潜力。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的总体思路与实施目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2018——2020年)》相关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疏堵结合,倒逼传统养殖业改造提升,依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按照以地定养、种养结合的思路,分类提出不同畜种、不同主体的处理方式、技术路线及项目组织形式,采取积极稳妥地推进步骤,全面解决规模养殖场和散养农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通过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规模养殖场配套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网格化智能管理系统建设等措施,促进种养结合,实现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形成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格局。
三、主要建设内容
1.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支持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改扩建原有粪污处理基础设施,使其符合标准,从而提升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水平。
2.粪污储运设施设备购建。支持规模养殖场户建设、购买粪污储运设施设备,将养殖场粪污经过处理生产的有机肥利用粪污储运设备施运到周边农田,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3.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培育壮大第三方治理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畜禽粪污收集、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依托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基础较好的企业建设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支持配套有机液肥输送设施,购置沼液运输车等。
4.网格化智能管理系统建设。
建设网格化智能管理系统。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构建的区域智能监管与远程技术支持平台,推动行业行政监管创新,最终实现业务协同化、监控一体化、资源共享化、决策智能化、信息透明化。
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的路径措施
结合农业农村部推荐的主要技术模式,按照以地定养、种养结合的思路,分类提出不同畜种、不同主体的处理方式和技术路径及项目组织形式,采取积极稳妥地推进步骤,全面解决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
采用种植与养殖相辅相成的总体路径,通过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有效处理为种植业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农作物又作为畜禽养殖的饲料来源,物质能量在动物间充分利用,形成良性循环链。该模式既解决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等问题,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项目实施
1.组织领导。颍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推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抓手。为确保项目高标准实施,颍上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整县推进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更加科学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颍上县还成立了项目技术专家组,聘请农业院校、省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专家担任顾问。
文章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网址: http://www.ddcqyzy.cn/qikandaodu/2021/0120/530.html